黄岩区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,总用地16787.63平方米,其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5552.93平方米,代征道路用地面积1234.7平方米。场地西面为高架,其余三面环山,北面与南面还有公墓。

该项目三面环山,场地处于山谷平地中,西面开敞,面向城市。如何让建筑与所处环境形成对话,使得建筑契合所处地形,与周边环境有机结合,融入自然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。

1、建筑形态

由于用地周边墓地密集,为从心理上减弱其对于建筑使用者的影响,设计上从“太极”图案入手,又追朔至巴纹,对其进行抽象演变,引用风水中“阴阳调和“理念,进行建筑形象的塑造,最后形成Y字型建筑体量。再结合地势,将建筑以榫卯形式“嵌入”山体之中,不仅呼应了周边环境,还形成了视觉引导作用,让人的感受从城市景致逐渐过渡到自然山景。

为加强对于山体的印象,建筑端部进行了退台处理,不仅使得建筑形象与山体有了呼应与对话,还开辟出了屋顶花园,可供人休憩。

为优化建筑的使用感受,在建筑中“抽取”出四个空间,形成了三个天井和一个中庭,各自形成了空间节点,从而形成外向开放空间与内向中庭空间的结合,并通过局部底层架空进行内外渗透,空间融合,大幅优化了居住使用的环境质量。

2、设计亮点

1)城市形象

项目用地仅有一面面向城市,在方案中将西面建筑体量完全展开,形成了恢弘大气的整体建筑形象,让人印象深刻,对于构建这一城市边缘地区的人文景致是有益的补充。

2)视觉控制

场地北边的公墓对建筑使用者有最直接的影响,设计中结合建筑形体,优化布置托养住宿用房于建筑的南面和东面,从而形成视觉缓冲空间,避免了使用者直视墓地。同时配合立面上的格栅设计,最大限度的阻隔了人与墓地之间的视觉廊道。

3)景观集聚

本项目用地较为紧凑,如采用分散式的布局,其景观都将被划分为若干的小区块,不易于形成优质的景观设计。在此次方案中,由于Y字型的设计,使得场地东南面的空间得以集中起来,易于形成优美开阔的景观园林,可供人在这儿休憩、游玩、劳作。

4)集成布置

由于方案中对建筑采取了整体性的设计策略,因而各功能用房可相对集中布置,既缩短了交通流线,使得各功能’分而不散,合而不融“,便于残障人士的使用,又因建筑的整体性,便于对建筑的维护管理。

5)空间层次

建筑不能缺少空间的营造,在设计中由于天井、中庭的’嵌入”,不仅让建筑拥有了’呼吸“的窗口,又让其内部产生了空间的流动,丰富了空间的体验性。

6)底层架空

场地本身存在高差,设计中充分运用了这个资源,在总图设计中采用了不同的正负零标高,场地西面部分较东面低4.2米,在建筑设计中将一层进行架空处理,从而产生了可供人活动的,无惧风雨的舒适空间。

3、交通及停车

本方案依据周边道路情况及规划要求将主入口设置在西侧规划路上,次出入口兼后勤出入口设置在场地北侧规划路上。来访车辆均沿路停放,无障碍车辆均靠近入口,方便残障人士。

4、景观设计

在主入口处设计了大型广场,配合建筑体量,体现了大气的城市形象,在场地东南面的集中绿地设计了自然式园林,与自然山体相映成趣。其中布置有水景,不仅是园林的核心,也担负着排涝的作用。园林中还布置了篮球场及种植园地,为需康复人员提供了活动及劳作的场地。  

5、建筑立面造型设计

建筑形体设计上以大地为基准,让建筑以水平向伸展,层叠而起,使得在视觉体验上具有稳定,安静的感受,也符合建筑的功能定位。在细节处理上,建筑西侧和北侧的窗户外均设有水平向的格栅,以古典回纹窗格为创作源泉。回纹图案有安全回归的意思,寓意福寿吉祥深远绵长。其特点为横竖短线组成方形或圆形的回环状的花纹,形如“回”字。内涵极为美好,寓意无限吉祥,图案层次丰富,线条永无交合之点。这种门窗格心图案寓意着房主人的事业不断前进,福与寿都深远绵长。设计中通过提取,抽象,让格栅和窗框分别作为横向和竖向元素,形成了有韵律变化的立面。

6、功能分区

设计中将各功能用房按区域,按层进行布置,结合造型及三大主要功能要求,将托养住宿用房布置在建筑东支的南面和南支的东面,康复用房布置在建筑南支的西面,工疗用房安置在建筑北支。生活辅助用房安置在建筑东支的北面。中庭为各功能区交汇处,既是缓冲区域也是公共交流和活动的区域。

7、无障碍设计

依据《无障碍设计规范》,建筑出入口均设无障碍走道和扶手,电梯为无障碍电梯;卫生间均设置无障碍厕位;建筑内走道和门均符合无障碍要求;场地内人行道纵坡不大于2.5%,在人行步道中设台阶时,同时设有轮椅坡道和扶手;在人行道设置盲道,盲道位置、走向、材质、标识严格按照规范设计。


筑医台资讯编辑出品

延伸阅读:

前沿丨适老综合体该怎么做?

一文解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现状